 
1995年,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16卷特刊6号聚焦于传染病流行病学领域,系统探讨了传染病的流行规律、防控策略及研究进展。该专刊汇集了国内外学者在传染病监测、病原体变异、传播动力学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,旨在为公共卫生实践提供科学依据。
文章首先回顾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,包括传染源、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三要素模型,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演进。随后,针对当时中国面临的重大传染病问题,如病毒性肝炎、结核病和肠道传染病等,分析了其流行特征和风险因素。通过案例研究,例如某地区甲型肝炎暴发的调查,文章强调了早期预警和快速响应在控制疫情中的关键作用。
专刊还讨论了新兴传染病的挑战,如艾滋病(AIDS)的流行病学趋势,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和疫苗接种推广。文章展望了传染病防控的未来方向,包括利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追踪病原体,以及整合多学科资源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疾病威胁。整体而言,该专刊不仅总结了历史经验,还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前瞻性指导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pipumc.cn/product/267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29 11:18:11